数字媒体学院读书心得
  2022-08-25 00:00   管理员   709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卜 瑶

我们从何而来?将归于何处?目光所及处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正是这些超出我们可靠解释范围的问题产生了宗教和哲学。《中国哲学简史》认为在千年历史中,三大教派的盛行唯独略过了中国的原因正是哲学在中国替代了宗教,很好地解释了这些超出认知范围的问题,这些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朴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目不识丁的农民而言是实践中的经验也是口口相传的教训。

谈及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看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冯友兰认为在中国每一个读书人都会关心哲学。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接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如我们熟知的那般,古时孩子刚学认字,通常所用的课本便是《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而从古至今,儿童开蒙之时读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是新儒家哲学中最重要的“四书”,如果按照我们当今所熟悉的宋明理学的顺序,即朱熹的排序,分别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并给出一种宏观至微观的阅读顺序,先定基调后细细揣摩:“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其中截取了儒家当中的思孟学派(子思和孟子),宋朝的二程,即明道先生、伊川先生(程颢和程颐),最终将其发扬光大,既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也改变了中国后期科举考试制度,因此成为必读书目。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在西方被称为“新儒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冯友兰先生认为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一种宗教,而冯先生对比了西方哲学的根基,也就是古希腊的中轴三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像宗教。而且“四书”也并未谈论到创世纪,也没有天堂和地狱。冯友兰先生似乎想在“四书”中把哲学从宗教中剥离出。“四书”一直谈论的是我们人世之间发生的事,既未谈到过去,也未谈到未来,也不会谈到死后究竟是上天堂还是入地狱。天堂和地狱在神学角度也是一种终极关怀,对于生死,人到底从哪里来?人要到哪里去?人的意义价值何在?中世纪基督教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作为上帝的对立面,是上帝所有的特点的不完美在世间的展现而得以存在,来确定了人的意义和价值。    当然,哲学和宗教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不同的人对哲学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全然不同。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目中所想的可能很不同。就我来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作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但是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哲学思考,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冯友兰先生在1948年写这本书时,认为中国哲学缺乏思辨性,他认为哲学离我们很近,是对生活系统和生命的反思和思考,典型的特点便是具有系统性和反思性。虽然系统表达需要系统的训练,对于普通的没有接受过此训练的人,还是可以进行反思,因为反思还是可以通过坚持努力达到的,毕竟吾日三省吾身。让哲学在你这里反思,抽离出来观察理性,做一个生活的哲学家。

此时生活是我们思考的客体,在主体之外其他都是成了客体。正如佛家表达的内观,看到你的内心,把肉身作为客体观察,抽离和反观来达到自我认知。愤怒的时候抽离,伤心的时候抽离,开心的时候抽离,做到一个情绪控制,此时纯粹的主体以外都能作为客体可以反思,因此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宇宙是人类生存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宇宙论就是这样兴起的。这不由让我想到莎士比亚《麦克白》:“生活就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儿意义。”而思考本身就是知识,知识论就是由此而兴起的。按照某些西方哲学家的看法,人要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考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先要对思想进行思考,即反思之思。无论是怀疑主义的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我唯一存在的证明是我在思考。而斯宾诺莎认为思考自身就是一种知识。因此我认为作为哲学爱好者、学习者、实践者尝试的第一步都要做到自我的反思,“内观”,因为中国哲学真正来自于实践。

这本书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一个简洁的论述,引起人们对于哲学的兴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冯友兰先生简洁却深远的文字给予我对中国哲学的初步认识,使我意识到学习哲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开拓我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学习哲学,了解中国哲学史将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


图片1.jpg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邓业成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在中国哲学史中的最高成就就是圣人。有人说圣人就是剩人,孔子不能执政,老子只能在图书馆待着,佛祖在世时追随者少,以后弟子成功弘扬佛教。因为圣人的目光太高,超越 时代,西方也是这样,耶稣和苏格拉底甚至被杀。看来东方的圣人至多默默无闻,西方的圣人甚至有性命之忧。

就做人来说,最高成就时什么呢?按中国哲学来说,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什么是圣人,天人合一就是圣人。表面清楚,但深究之下,什么是天,什么是人?天人合一的判断标准是什么?问题在于,如果追求天人合一,是否需要抛弃社会,甚至否定人生?有的哲学家认为,必须如此。释迦牟尼认为,人生就是苦难的根源,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有的道家认为,生命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似乎各个教派刚刚创立的时候都会有厌世或离世的倾向。冯友兰认为中国文化和这些宗教有很大不同,中国文化并不认为要达到天人合一就要抛弃社会生活,抛弃世俗生活,抛弃世俗伦理,用这种过分简单的办法是无从了解中国哲学的。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如果正确理解的话,不能把它称作完全是现世的,也不能把它称作完全是出世的。所以,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由于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


图片2.jpg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王文佳

冯友兰认为“道家者,出于隐士”,而我们认为恰好相反,隐士出于道家,应该是司马谈的“道家者,出于史官”正确。因为他们记载历代的兴衰存亡、人世祸福,所以从现实的失败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另外史官不是一个世俗职务,而是一个神职,诸如医官、史官卜筮之官都属于神职,并非由皇帝任命,古代史官都是世袭的,而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在中国司法和行政都不独立,但史官这个系统却相当独立。

冯友兰先生在讲到老子的为人处事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则通常没这一部分,因为哲学是爱智慧,纯粹是思想上的事情,而中国哲学的主旋律是“内圣外王”,要讲求实践,因为其很早就试穿了,所以老子、孔子、墨子等人都试图回归古代的“内圣外王”之道,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韩非子等人只管“外王”,不管“内圣”,而道家内丹派别和宋明理学则只管“内圣”,不管“外王”,都背离了中国古代的传统。为人处世是“内圣”和“外王”的结合点,比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链条,为人处事相当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当于老子的政治理论。儒道在观点上对立,但在关注的问题上则是类似的。儒家和道家经常争吵,但他们从某些角度看仍然是朋友。


图片3.jpg




文/图 | 卜瑶 邓业成 王文佳    审稿 | 迟文强

上一篇: 我院副院长参加2024年海南省文化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

下一篇: 数字媒体学院抖音直播专业介绍

联系方式

  •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联系电话:0898-88351111
  • 联系邮箱:无
  • 招生咨询:0898-88350000

公众号

抖音号

B站